Wednesday, January 6, 2010

老字號新生代:金馬薄餅


金馬薄餅檔案
1970年代,曾木發和劉佩芳開始推著三輪車賣薄餅,早上,在吉隆坡金馬律鎰記後面的小巷口賣,中午,轉移陣地到安邦路馬華大廈旁,下午收檔後,繼續做薄餅皮批發,高峰期每天交出5、60斤的貨量。到了後期,金馬薄餅只在金馬律營業。
金字招牌是這樣打造的
少一點用心都不行

小小不起眼的檔口,卻常有名車停下來幫襯,其中一個貴客,就是楊忠禮集團的核心人物丹斯里楊肅斌,更了不得的是,前首相馬哈迪和現任首相納吉在府上設宴時,還請過他們上門到會,現場為賓客製作薄餅呢!


說是運氣好也不盡然,沒有兩把刷子,怎麼可能讓人食過返尋味?!
30多年來,曾木發和劉佩芳夫唱婦隨,先生負責炒餡料,太太負責做餅皮,“餡料要每天早早起床炒,隔夜了就不好,餅皮也是,打粉後要放兩個小時才可以用,新鮮做的餅皮才好吃。”一臉憨厚的曾木發侃侃而談。
小檔裡,一鍋以雞高湯熬煮,有沙葛、雞肉、豆腐、長豆、豆芽等的餡料在爐火上保持小沸狀況,薄 餅皮、蛋皮、生菜整齊疊放一邊。一切看起來很簡單,但事實上,每一樣材料都要切丁、切絲,醬料包括甜醬、辣椒醬還有香得過份的炸蔥都是自家做的,“都是手 工啊,少一點用心都不行!”曾木發笑道。
金馬薄餅是傳統潮州式薄餅,皮小又薄,餡料清爽帶汁,吃起來口感豐富而濕潤,因為體積小,三兩口就解決掉一條。
以前,金馬薄餅一天可以賣幾百條,現在,老夫妻已經是半退休狀態,說是一週賣4天,但偶爾還是會讓客人白跑一趟,“我們喜歡旅行,去旅行的時候就不開檔,有時候身體不舒服也不開檔。”他抓頭呵呵笑道。
進駐十號胡同後,金馬律的小檔口開得更少了,“可能只賣週日,小本生意,樣樣靠手工,忙不來啊。”

躊躇滿志新生代
可以就把它做大

十號胡同向金馬薄餅招手的時候,曾木發慎重地問兒子和女兒:你們要不要做?“他們有興趣,我才答應進去,不然兩個老的頂不順啊。”曾木發又是呵呵的笑。
沉默寡言的兒子曾益泰今年35歲,幾年前已經跟隨父母身邊,接手金馬薄餅檔口,默默耕耘,成為第二代傳人。
十號胡同開張當天,女兒曾帷(孑+言)、曾小紜和曾小旖也到齊了,三姐妹興致勃勃,七嘴八舌地表示會輪流到檔口幫忙,上下同心,把金馬薄餅經營起來。“可以的話,就把它做大囉!”一家人異口同聲地。
曾木發更是掩不住喜悅,“那麼乾淨又漂亮的檔口,對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。但壓力也大了,我們的薄餅要做得更漂亮才行,不然就辜負了丹斯里,也對不起客人啊!”
喜上眉梢的曾帷(孑+言)也說:“現在的店面是五星級了,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激勵,爸爸買料買得更高級,準備材料時也更用心,大家都很興奮!”
這一家人都是樂天知足的人,對於未來,沒有精心慎密完整的企劃設計,他們只是把這一次的機會,視為金馬薄餅的一個新起點,以及凝聚親情的一種力量。“只要大家努力,只要大家同心,快快樂樂地,就已經很滿足了!”

星洲日報/快樂星期天 ‧作者:張佩莉‧2009.11.2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